期刊信息
 

刊名:现代化农业
曾用名:北大荒农业&北大荒农机
主办: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
ISSN:1001-0254
CN:23-1137/S
语言:中文
周期:月刊
影响因子:0.263
被引频次:980487
期刊分类:农业综合
期刊热词:
试验研究

现在的位置:主页 > 综合新闻 >

打造农业科技现代化改革创新先行示范区(科技(2)

来源:现代化农业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年09月27日 01:25:11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2006年开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国家肉牛改良中心主任昝林森教授的科研团队,经过15年的科研攻关,研发出首个中国黄牛高密度SNPs芯片,打破了国外垄断

2006年开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国家肉牛改良中心主任昝林森教授的科研团队,经过15年的科研攻关,研发出首个中国黄牛高密度SNPs芯片,打破了国外垄断。昝林森表示,芯片的问世提升了中国黄牛肉用选育工作的效率及精准性。

这两天,在榆林市米脂县高西沟村山地果园,国家节水灌溉杨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高晓东来查看节水技术系统运行情况,解决当地山地果园缺水的发展难题。

在延安市安塞区沿河湾镇纸坊沟村,延安市退耕还林工程管理办公室总工程师、二级调研员白应飞告诉记者:“经过长期治理,纸坊沟实现了从森林几乎绝迹到森林覆盖率80%以上的转变,村民人均纯收入超过了8000元。纸坊沟生态治理模式也为延安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杨凌示范区为农业科技发展解难题、搭平台、聚资源

2021年2月3日,全国农业特色综合保税区——陕西杨凌综合保税区获国务院批复设立。作为开放型经济的重要平台和载体,杨凌综保区一期在2022年5月27日通过国家正式验收,8月24日封关运行。目前,已在生物科技、大宗农产品贸易、农产品跨境电商等方面储备20余个项目。

近年来,杨凌示范区围绕攻克农业生产“卡脖子”技术,推动形成了一批突破性示范性引领性创新成果,尤其是在种业创新方面,为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提供了科技支撑。

“这一发现打破目前小麦主要利用抗病基因育种的传统思路,实现了植物与病原菌互作领域的重大突破,提升了我国种业原始自主创新能力,为现代生物育种和病害绿色防控提供了科技支撑。”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康振生说。

打造农业科技现代化改革创新先行示范区(科技视点·创新驱动看高新②)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

走进先正达杨凌育种技术中心的实验基地,看到不同性状的玉米种苗正在茁壮成长。“我们在温室当中一年可以种植四到五代,相比室外条件,快了将近一倍。”先正达集团中国杨凌技术中心性状快速整合中心经理杨炳鹏介绍。

先正达北京创新中心总裁张蓓告诉记者,之所以落户杨凌,旨在将先正达的全球优势资源和技术在杨凌集成和提升,着力打造种业科技创新的新高地,助力中国种业发展。

文章来源:《现代化农业》 网址: http://www.xdhny.cn/zonghexinwen/2022/0927/398.html

上一篇:浙江临安:“农创客”助力农业现代化
下一篇:振兴种业、创新科技,推进农业专业化生产、规

现代化农业投稿 | 现代化农业编辑部| 现代化农业版面费 | 现代化农业论文发表 | 现代化农业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现代化农业》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