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现代化农业
曾用名:北大荒农业&北大荒农机
主办: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
ISSN:1001-0254
CN:23-1137/S
语言:中文
周期:月刊
影响因子:0.263
被引频次:980487
期刊分类:农业综合
期刊热词:
试验研究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福锁创建绿色增产增效技术体系——
“经过努力,一大批研究成果从实验室走进田间地头。”唐华俊说,山东冬小麦监测结果用于指导该省冬小麦种植补贴,广西监测结果应用于指导灾损补偿发放……遥感监测系统广泛应用于31个省份。2012年,“主要农作物遥感监测关键技术研究及业务化应用”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那时,导师希望唐华俊留在国外从事科研工作,对此,唐华俊说:“没什么好犹豫的,作为农民的儿子,我要为中国的农民做事、为中国的农业发展做事,这个想法从来都没有变过。”唐华俊毅然选择回国。
他决心靠双手改变农村落后面貌!曾因贫困几次辍学,但信念支撑着唐华俊一路坚持。1978年,他考入西南农学院,“从家里背着一床破被去学校报到”。
去年4月,刺梨开花前,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撒拉溪镇龙凤村刺梨基地里,多了几位大学生,他们每天骑着三轮车穿梭于乡间。当地村干部介绍:“这是中国农业大学的‘科技小院'项目,师生到村里和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针对当地产业的关键问题,开展技术攻关与集成创新。”
让稻香飘满广袤田野,是水稻育种家的梦想。为了培育出高产优质品种,李家洋一直在努力!
李家洋先后在国际主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30多篇,带领研究团队在稻米品质形成机理、水稻分子育种领域取得一系列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先后4次入选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青纱帐里,玉米行行挺拔;汪汪水田,晚稻株株青绿……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夏粮总产量2948亿斤,比上年增加28.7亿斤,增长1.0%。这离不开广大农业科学家的持续努力。长期以来,广大农业科学家围绕农业农村发展,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成果送进亿万农民家,为实现农业稳产增产、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打赢脱贫攻坚战和推动乡村振兴作出重要贡献。本版推出特别策划,为您讲述三位农业科学家的故事。
在浙江富阳的稻田里,卷着裤腿弯着腰,查看禾苗长势,汗水浸透衬衫;在海南南繁基地,顶着烈日炙烤,悉心观察水稻穗数……从试验田到实验室,中科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李家洋(见图①,中,中国科学院供图)几十年如一日,躬耕田野,只为育出一粒粒好种子。一项项科研成果,落入田间,生根发芽,造福农民。
回国后,唐华俊一直从事农业土地资源遥感研究,围绕土地适应性评价、耕地承载力评估、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等开展科研工作。“咱就是土地体检员,时刻关注着土地健康。”唐华俊介绍,遥感技术除了监测土地资源的数量、空间分布及其变化态势,还要监测土地资源的质量和利用状况。
科研过程中,李家洋寻找着最佳方案。“‘分子设计育种'较之于传统育种,更加高效精准。”李家洋娓娓道来,团队首创全新基因分型算法,构建出高密度水稻单倍体型图谱,率先提出并建立高效精准的分子设计育种体系,为解决水稻产量与品质互相制约的难题提供了有效策略。
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家洋几十年如一日培育高产优质水稻品种——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化肥用量快速增加,依靠改土施肥等传统思路解决不了既要增产又要环保的问题,必须创新理论和技术。
1977年,李家洋成为恢复高考后首批大学生中的一员,来到安徽农学院(现安徽农业大学)林学系,开始了他的求学之路。后来到美国留学,他一直聚焦分子遗传学研究,以拟南芥为研究对象,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
数据来源:农业农村部、国家统计局
1982年,他毕业后被分配到中国农业科学院工作,从承担课题的子任务到独立完成方案设计、任务实施、成果总结等,唐华俊很快成为业务骨干。
一把“金钥匙”打开一片新天地。“比如,水稻胶稠度、直链淀粉含量和糊化温度是衡量水稻好不好吃的指标,我们通过基因关联研究,确定了多个水稻淀粉合成途径的关键基因。”李家洋说。
有人问唐华俊,当时国内条件比较差,有没有后悔?“从来没有!相反,我很欣慰自己回来了。回到培养自己的中国农业科学院,学以致用,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啊。”唐华俊回答。
本报记者李晓晴
2009年,张福锁和中国农业大学的同事们在河北曲周县创建了第一个“科技小院”。2009年至今,张福锁带领团队师生每年200多天扎根农村,在生产一线开展科技创新、社会服务和人才培养,科技人员与农民一起搞创新,直接把科技成果送到田间地头,为作物高产高效和农民增收致富做出了突出贡献。
文章来源:《现代化农业》 网址: http://www.xdhny.cn/zonghexinwen/2022/0830/379.html
上一篇:5G+数字农业打造数字乡村发展新样板
下一篇:苍山脚下 苹果丰收
现代化农业投稿 | 现代化农业编辑部| 现代化农业版面费 | 现代化农业论文发表 | 现代化农业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现代化农业》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